根据粮农组织 (FAO) 2015 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的数据,中国拥有约 2.083 亿公顷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 22.1%。由于出台了减少天然林木材产量的天然林保护计划以及植树造林计划,过去 25 年,中国的林地覆盖率有所增加,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约 1.1%。(FAO & 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
中国现在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面积,主要种植速生树种。中国人工林的前十位树种为杉木、杨树、桉树、落叶松、马尾松、油松、柏树、湿地松、刺槐和栎树。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造林率最高的国家,其森林覆盖率从三十年前的 12% 增加到 2013 年的 21%。中国坚持实施提高森林质量和数量的政策措施,目标是到 2020 年,将森林覆盖率提高至 23%,或者达到 2.23 亿公顷,将森林蓄积量提高至 9%,或者达到 165 亿立方米。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NFGA) 乐观地预计,国内木材供应量将从 2010 年的 1.8 亿立方米/年增加至 2020 年的 3 亿立方米/年,同时,还预计工业需求(不包括私人用途或薪材)将增加至 4.67 亿立方米/年(不包括回收纸张),造成 1.67 亿立方米/年的缺口。但是,国际热带木材组织 (ITTO) 报告称,2011 年的缺口已达到 1.5 亿立方米,并认为到 2015 年,缺口已超过 1.8 亿(圆木当量)。
根据 2019 年颁布的新《森林法》第 47 条,中国的林分分为两类:生态林和商品林。
生态林:位于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地区或生态脆弱地区的森林,这种森林因其生态功能而受到严格保护
商品林:不属于生态林的森林,主要用于生产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具有经济效益。